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

发布时间:2013-07-12 11:00:57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

【原文】

黄帝曰:天有八风(1),经有五风(2),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3),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4)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5),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故春善病鼽衄(6),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7),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8)。故冬不按(9),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10)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注释】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1)八风:见前注释。

(2)五风:五脏之风也,即指外风侵入经脉,伤人五脏。分别称为肝风、脾风、心风、肺风、肾风。

(3)经风:经脉感受的风邪。

林洪生:沙参玉竹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做法,润肺,清肺,防肿瘤

(4)俞:腧穴,是经气输注之处,也是邪气侵入的门户。

(5)脏:此指心脏。

(6)鼽(qiú)衄:鼻塞。衄,鼻中出血也。

(7)寒中:指里寒证。

(8)痹厥:痹,痹证,此处指寒痹。厥,厥证,此处指四肢逆冷的寒厥证。

(9)按:指扰动筋骨。

(10)飧泄:指泄泻清稀,完谷不化。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它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循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长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春天多发生鼽衄,夏天多发生胸胁疾患,长夏季多发生洞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

故冬天不进行按跷等扰动筋骨损伤阳气,春天也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洞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痹厥、飧泄、汗出过多等病症。肾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冬天时阴精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得温热病。夏暑阳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酿成风疟病。这是诊察普通人四季发病的一般规律。

【按语】

本节根据阴阳四时消长变化推论疾病传变,认为不同性质、不同季节的病因往往侵袭与之同类的部位。季节性发病是说四时气候有异,每一季节各有不同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还有些季节性多发病。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增剧,如痹证、哮喘等。疾病的发病及其演变也与四时季节的阴阳盛衰消长变化和五行生克规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春季多风、气候转暖,多发风病、热病;夏季炎热多雨,多病湿热、泻痢;秋季多燥、气温转凉,多发燥病、咳喘;冬季寒冷,多病肾虚、痹病。

【应用举例】

精为至宝,精与气相养,气聚则精盈,精盈则气盛,日啖饮食之华美者为精,故从米从青。夫精者,极好之称,人之精最贵而甚少,……人之可宝者命,可惜者身,可重者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足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发浮落。若真精耗散,疾病即生,死亡随至。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荣卫一身,莫大于此。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而少病,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目聪明,老当益壮矣。(《东医宝鉴内景篇》)

【原文】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1),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2),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3),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4),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5),夏病在阳(6),春病在阴(7),秋病在阳(8),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9)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注释】

(1)平旦至日中:指早晨卯时至中午午时。

(2)日中至黄昏:指中午午时至日落酉时。

(3)合夜至鸡鸣:指日落酉时至夜半子时。

(4)鸡鸣至平旦:指夜半子时至早晨卯时。

(5)阴:指肾,肾居下焦属阴。

(6)阳:指心,心居上焦属阳。

(7)阴:指肝,肝居下焦属阴。

(8)阳:指肺,肺居上焦属阳。

(9)输应:输,联系。应,对应。

【白话详解】

所以说:阴阳之中,还各有阴阳。白昼属阳,平旦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黄昏,则属阳中之阴。黑夜属阴,合夜到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人的情况也与此相应。就人体阴阳而论,外部属阳,内部属阴;就身体的部位来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从脏腑的阴阳划分来说,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怎样理解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道理呢?这是要分析四时疾病在阴在阳,以作为治疗的依据,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都要根据疾病的部位来施用针刺和砭石。所以,背为阳,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腹为阴,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肝,阴中的至阴为脾。以上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互联系又相互通应的例证,所以人与自然界的阴阳是相应的。

1

【按语】

本节所论述的昼夜阴阳气消长运动的规律,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阴阳之中,又可以分为阴阳,事物的阴阳两方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二是阐明了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人体的一昼夜阴阳气的消长运动,与自然界一昼夜消长运动必然相应,所以文中指出“人亦应之”。

人体的组织结构,上下内外部位以及内脏与外在环境复杂联系中的阴阳可分性与天人相应规律,是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因为天与人的阴阳气升降消长运动是相应的,因而自然界阴阳消长运动所形成的气候变化,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临证时应充分考虑到人体阴阳与天之阴阳相应的关系,这是《内经》四时阴阳五脏理论的重要内容。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深度资讯月榜

本类周榜

随机深度资讯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下“ 百年养生网 ”即可快速到达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