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中治法逆从和阴虚阳虚之治的理论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10-28 08:06:09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核心内容: 阴虚体质 阳虚体质

黄帝内经中治法逆从和阴虚阳虚之治的理论及应用

【原文】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1)。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用(2),寒因热用(3),塞因塞用(4),通因通用(5)。必伏其所主(6),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7),热之而寒者取之阳(8),所谓求其属(9)也。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注释】

(1)适事为故:指选用哪种治疗方法,以适应病情为准。

(2)热因寒用:应当为“热因热用”,即以热药治疗真寒假热证。

林洪生:沙参玉竹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做法,润肺,清肺,防肿瘤

(3)寒因热用:应当为“寒因寒用”,即以寒药治疗真热假寒证。

(4)塞因塞用:前一“塞”字,指阻塞不通之证;后一“塞”字,指补法。即正虚所致的痞满,宜用补益法治疗。

(5)通因通用:前一“通”字指邪实于内的泻利症;后一“通”字,指下法。谓用攻下法治疗下利的病症。

(6)伏其所主:制伏疾病的本质。

(7)取之阴:阴虚发热,补阴而热自退。

(8)取之阳:阳虚生寒,补阳而寒自消。

(9)求其属:探求疾病本质之所属,即疾病是属于阴虚还是属于阳虚。

【白话详解】

寒病用热药治疗,热病用寒药治疗,病情轻的就逆其征象而治,病情严重有假象的,就顺从假象而治,病属坚实的削弱它,有客邪的驱除它,因劳所致的温养它,耗散的收敛它,虚损的温补它,安逸的通行它,惊悸的平静它,在上者使之上越,在下者使之下夺,或用按摩,或用汤浴,或迫使其外出,或劫截其发作,或用开导,或用发泄,以适合病情为度。

黄帝道:什么叫逆从?岐伯说:逆就是正治法,从就是反治法。反治药的多少,要根据病情而定。黄帝道:反治是怎样的?岐伯说:就是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要制伏疾病的本质,必先探求发病的原因。反治法开始时药性与病性似乎相同,但最终其药性与病性是相反的。可以用来破除积滞,消散坚块,调畅气机,使疾病痊愈。

黄帝道:医论上说,治寒证当用热药,治热证当用寒药,医工是不能违背这些准则而改变其规律的。但是有些热病,服寒药后更热;有些寒病,服热药后更寒。不但原有的寒与热仍旧存在,而且更有新病增加,这应该怎样治疗呢?岐伯说:凡是用寒药而反热的,应该滋其阴,用热药而反寒的,应该补其阳,这就是探求其根本而治的方法。

【按语】

本节继上文论述分析病机之后,集中论述了治法逆从和阴虚阳虚之治的理论及应用,并举例说明了治病求本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其中正治法的含义,原文曰:“逆者正治。”故又称为逆治,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违逆疾病表象的治疗方法。正治法的适用证,原文曰:“微者逆之。”即正治法适用于病变较轻,病情单纯,疾病表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如寒病表现为寒象,热病表现为热象,虚病表现为虚象,实病表现为实象等。正治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等不同治法。反治法的含义,原文曰:“从者反治。”故又称从治,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疾病表象的治法。反治法的适用证,原文曰:“甚者从之。”即反治法适用于病变较重,病情复杂,疾病表象与本质不一致的情况。

如寒病出现热象,热病出现寒象,虚证出现闭塞之象,积滞﹑瘀阻者出现泻利之象等。顺从疾病表象而治,药性与之相同,但与疾病本质则相逆。故原文曰:“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反治法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正治与反治,是就疾病的表象与治疗用药性质﹑作用趋向的关系而划分的不同方法。就疾病的本质而言,两者都是逆疾病本质而治的方法,体现着“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治病求本法则。

另外,本节原文还以寒热辨证为例,论述了阴虚与阳虚的不同治法应用,进一步阐述了治病求本的重要性。一般而言阳胜则热,治以寒凉清热;阴胜则寒,治以温热散寒。但寒热之象又有虚实不同,“寒者热之”与“热者寒之”之法仅可用于实热与实寒的治疗,若用于虚寒、虚热或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证,势必出现“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的局面,对此,当详辨病机,以求其病证所属之本质。对“寒之而热者”之虚热证,治宜甘寒、咸寒以滋阴清热,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热之而寒者”之虚寒证,则宜温阳散寒,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以上治法,体现了《内经》治病求本的原则运用,对后世临床运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应用举例】

治法有逆从,以寒热有假真也,此《内经》之旨也。经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夫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此正治也,正即逆也。以热治热,以寒治寒,此反治也,反即从也。如以热药治寒病而寒不去者,是无火也,当治命门,以参、熟、桂、附之类,此王太仆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亦正治之法也。又如热药治寒病而寒不退,反用寒凉而愈者,此正假寒之病,以寒从治之法也。又如以寒药治热病而热不除者,是无水也,治当在肾,以六味丸之类,此王太仆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是亦正治之法也。又有寒药治热病而热不愈,反用参、姜、桂、附、八味丸之属而愈者,此即假热之病,以热从治之法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第今人之虚者多实者少,故真寒假热之病为极多,而真热假寒之病则仅见耳。(《景岳全书传忠录》)寒因寒用案:鲁藩某病寒,时方盛暑,寝门重闭,床施毡帷悬貂帐,身覆貂被三重,而犹呼冷。李(中梓)往诊之,曰:“此伏热也,古有冷水灌顶法,今姑通变用之。”乃以石膏1.5kg,浓煎作3次服。一服去貂被,再服去貂帐,服3次,而尽去外围,体蒸蒸流汗,遂呼进粥,病若失矣。(《对山书屋墨馀录》)。

热因热用案:休宁吴文哉,伤寒,烦躁,面赤,昏乱闷绝,时索冷水。手扬足掷,难以候脉,五六人制之,方得就诊,洪大无伦,按之如丝。余曰:浮大沉小,阴证似阳也,与附子理中汤,当有生理。日休骇曰:医者十辈至,不曰柴胡承气,则曰竹叶石膏,今反与热剂,乌乎敢?余曰:温剂犹生,凉剂立毙矣。日休卜之吉,遂用理中汤加人参四钱,附子二钱,煎成入井水冷与饮。甫及一时,狂躁定矣。再剂而神爽,服参至五斤而安。(《医宗必读伤寒》)通因通用案:某男孩,2岁。3天来大便泄泻,每日3~4次,有酸臭味,腹部胀痛,痛则即泻,泻后痛减,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胸闷嗳饱,噫臭厌食,口中渴,小便短赤,舌苔垢腻。属脾胃虚弱,乳食过饱,复为生冷所伤,以致泄泻,治当导滞通利,用煨木香3g、黄连2g、猪苓6g、茯苓6g、炒白术6g、黄芩5g、制大黄5g(后下)、枳实3g、神曲10g、泽泻6g、姜皮2g,3剂,水煎服。服药后大便正常,腹胀痛已瘥,食欲好转,但仍面黄口渴,小便短黄,苔腻。为宿食未尽,湿热内蕴,再用原方加减治疗而愈。(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11)塞因塞用案:石山治一人,年逾三十,病中满,朝宽暮急,屡医不效。汪诊视,脉浮小而弦,按之无力。曰:此病宜补。人参二钱,白术、茯苓各一钱,黄芩、木通、归尾、川芎各八分,栀子、陈皮各七分,厚朴五分,煎服。且喻之曰:初服略胀,久则宽矣。彼疑气无补法。汪曰:此俗论也。气虚不补,则失其健顺之常,痞满无从消矣,经曰塞因塞用,正治此病之法也。服之果愈。(《名医类案痞满》)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深度资讯月榜

本类周榜

随机深度资讯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下“ 百年养生网 ”即可快速到达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