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中认为学习医学的方法及学习医学的道理

发布时间:2013-06-11 11:01:22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认为学习医学的方法及学习医学的道理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原文】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黄帝坐明堂(1),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2),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3),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4)。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5)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6),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7)。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曰:夫三阳天为业(8),上下无常(9),合而病至,偏害阴阳。雷公曰:三阳莫当(10),请闻其解。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11),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

雷公曰:臣治疏愈,说意而已。帝曰:三阳者,至阳(12)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辟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辟。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帝曰: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主学尽矣。肾且绝,惋惋日暮(13),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注释】

(1)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及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于其中举行。

林洪生:沙参玉竹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做法,润肺,清肺,防肿瘤

(2)诵、解、别、明、彰:读书为诵,粗解其义为解,能分辨其条理为别,能深入理解其精微为明,能阐发其义理并能应用为彰。

(3)树天之度:建立天之度数。

(4)二皇:指伏羲和神农。

(5)相输应:相互联系,相互应和的意思。

(6)疑殆:怀疑的意思。

(7)讽诵用解:背诵钻研理解。

(8)三阳天为业:指三阳之气,护卫人一身之表,以适应天气的变化。

(9)上下无常:上下经脉之气的循行失其常度。

(10)三阳莫当:指三阳之气并至,其势不可挡。

(11)外无期,内无正:指在外无明显的气色变化等症状可察,在内无一定的征象来预期。正,预期也。

(12)至阳:此言三阳并至,阳气盛极,所以谓之至阳。

(13)惋惋日暮:此言肾气将绝,因肾主志而藏精,故终日心中惋惋不安。

【白话详解】

黄帝坐在明堂上,召见雷公问道:你懂得学医的道理吗?雷公回答说:我诵读医书不能完全理解,有的虽然能粗浅地理解,但不能分析辨别;有的虽然能分析辨别,但不能深入了解其精奥;有的虽然了解了其精奥,但不能加以阐发和应用,所以我的医术只足以治疗一般官吏的病,不足以治疗侯王之疾。我很希望你能传授给我关于树立天之度数,如何合之四时阴阳,测日月星辰之光等方面的知识,以进一步阐发其道理,使后世更加明白,可以上通于神农,并让这些精确的道理得到发扬,其功可比拟于二皇。黄帝说:你说得好。不要忘掉,这些都是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互联系相互应和的道理,就医学而言,必须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和人事,才能长久流传下去,用以教导群众,也不致发生疑惑。只有这样的医学论篇,才能传于后世,而作为宝贵的遗产。

雷公说:请把这些道理传授于我,以便背诵和理解。黄帝说:你没听说过有《阴阳传》这部书吗?雷公说:不知道。黄帝说:三阳之气,主护卫人一身之表,以适应天气的变化,若人之上下经脉的循行失其常度,则内外之邪相合而病至,必使阴阳有所偏盛而为害。雷公说:“三阳莫当”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黄帝说:所谓三阳独至,实为三阳之气合并而至,并至则阳气过盛,其病来疾如风雨,犯于上则发为头巅部疾病,犯于下则发为大小便失禁的漏病。由于这种病变化无常,外无明显的气色变化等症状可察,内无一定的征象可以预期,其病又不符合于一般的发病规律,所以在诊断时,也就无法记录分辨其病变的属上属下。雷公说:我治疗这类病,很少治愈,请你详细解释一下,以解除我的疑惑。黄帝说:三阳是极盛之阳,若三阳之气积并而至,则发而为惊,病起疾如风,病至猛如霹雳,九窍皆因之闭塞,因阳气滂渍盈溢,而咽干喉塞。若并于阴,则为盛阳之气内薄于脏,病亦上下无常,如果迫于下,则发为肠澼。若三阳之气直冲心膈,使人坐而不得起,卧下觉得舒适,这是三阳积并而至之病。由此可知,欲通晓人与天地相应的关系,必须知道如何辨别阴阳,及其上应天之四时,下合地之五行等道理。

雷公说:对这些道理,确切地讲我还不能很好辨别与领会,请你再解释一下其中的精微,使我能更好地领会这一深奥的道理。黄帝说:你受老师的教授,若不知与至道相合,反而会对老师的传授产生疑惑,我现在告诉你至道的要点。如果病邪伤人五脏,筋骨就会日渐瘦削,如果像你所说的那样不能辨别,世上的医学至理岂不失传了?例如肾气将绝,就表现为心中不安,傍晚时更重,身体懒得不想出门,没有精神去应酬人事。

【按语】

本篇阐述了学习医学的方法及学习医学的道理。至道即高深奥妙的医学要理,文中所言为“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学习中医的五大方法是诵、解、别、明、彰,即文中所谓的“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读书为诵,粗解其义为解,能分辨其条理为别,能深入理解其精微为明,能阐发其义理并能应用为彰。

杨上善概括这五点为学习医学的总方法:“习道有五:一诵、二解、三别、四明、五彰。”张志聪认为此五法,为习医之顺序:“由诵而解,解而别,别而明,明而彰,皆渐积日进之功。”但无论讲方法,还是讲程序,都一致认为这是习医的必由之路。学医之道,虽有方法抑或程式,但必须具有指导思想才能达到目的。雷公所言四个方面的“未能”,就是因为其思维方法的缺陷所导致的结果。因此黄帝给予教导:“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只有知道多维的、整体的分析事物方法,全面联系、通盘考虑,并加以融会贯通,才会事半功倍。

文中并以三阳为例,说明上下经脉的循行失去常度,会导致内外合邪而致病的机理。三阳者,至阳也,即为天之阳,天的阴阳不和,影响及人则病至,出现阴阳偏盛的疾病。天为阳,地为阴;在上为阳,在下为阴;日为阳,夜为阴。一昼一夜,天道绕地一周,阴阳相贯,上下气交,昼夜环转之不息,人也是如此。气为阳,血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亦昼夜环转不息。一阴一阳,雌雄相应。少阴与太阳相合,太阴与阳明相合,厥阴与少阳相合,所以气从太阴出注阳明,阳明行于太阳,太阳合于少阴,少阴行于少阳,少阳合于厥阴,厥阴复出于太阴,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如果三阳并至则为偏害之患,这样就形成内伤病因。

再者,经络是外邪由表及里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向里传变。所以说,上下经脉的循行失去常度会导致内外合邪而病生。这种对疾病全面整体联系的分析方法,为中医整体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中医学理论构建与临床实践的基本特点。

【应用举例】

夫医者,意也。疾生于内,药调于外。医明其理,药效如神。触类而生,参详变易,精微之道,用意消停。执见庸医,证候难晓。……夫医道之难,昔贤犹病。设使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尽,穷此之道者,其精勤明智之士欤!(《太平圣惠方序》)夫天一生水,在上为天,在下为泉。天包乎地,水通乎天,阴阳相贯,上下循环。在人则太阳在上,精水在下,如三阳并至,并于阴而上下无常。薄为肠澼,则肾之精气且绝矣。……盖言在天之道,阳气为阳,精水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在人之道,三阳为阳,精液为阴;昼出为阳,夜入为阴。盖以比天之阴阳,昼出夜卧,阴阳和平,可常保其天年。若能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亦可寿敝天地。如有阳无阴,有阴无阳,且毙在旦夕,又焉能如天之常,地之久乎。是以天下万民应天之道,至阳尽而阴受气之时,惊叹其日暮,则从容不出,人事不殷。盖以天之阴阳,比类人之阴阳,绝者绝而生者生。在天之道,不过阴阳亢极,岂至于有阳无阴,有昼无夜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深度资讯月榜

本类周榜

随机深度资讯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下“ 百年养生网 ”即可快速到达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