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中认为诊治疾病应遵循的规范

发布时间:2013-06-15 11:03:41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认为诊治疾病应遵循的规范

【原文】

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1),诊必副(2)矣。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脏菀热(3),痈发六腑。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4),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

【注释】

(1)八正九候:八正,指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九候,指切脉上的三部九候。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2)副:符合。

(3)菀热:谓郁而发热。菀,通“郁“,郁积。

(4)《上经》、《下经》、《揆度》、《奇恒》、《五中》等:皆指《内经》之前的古医籍。

林洪生:沙参玉竹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做法,润肺,清肺,防肿瘤

【白话详解】

所以说,有修养的医生在诊治疾病时,必须知道自然界的变化,四时寒暑的变迁规律,五脏六腑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才能施用刺灸、砭石、毒药的治疗方法,更须依照病人的具体情况,掌握诊治的常规。了解贵贱贫富,体质强弱,年龄长幼,个性勇怯,再审察疾病的部位,就可以知疾病的根本原因。结合八正时节,三部九候之脉象,只有如此,才能准确无误地诊治疾病。

治病的关键在于以人体脏气内守为贵,来寻求邪正变化的机理。假若五脏的变化不大,其病变的部位当在阴阳表里之间,治疗时应循经守则,不能搞错出入的理法。能够这样来治疗,就可避免医疗上的过错。

若不知取穴的理法,妄用刺灸,会使五脏郁热不散。痈疡发于六腑,诊病不能审慎详密,这叫做失常。谨守这些常规来治疗,自然会和经旨相符。根据《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等经典,再结合观察病人的面部的方法来了解疾病的终始,就可以得心应手地行医,普救众生于天下了。

【按语】

本节继“五过”之后,又提出了诊治疾病应遵循的规范:一是“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必须了解自然界阴阳之运动变化,四时寒暑更替之规律。二是必知“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必须掌握藏象经络、刺灸药石等医药理论和技术。三要“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即懂得人情事理,明了社会世事。四要做到“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熟练掌握色脉诊法,细致周到地诊察病人。同时还必须注意体内元气的强弱,治疗时以保护元气为主,而后察其邪在表或在里以治之。要遵循治疗规律,掌握针刺的法则及俞穴治病的理论,做到熟读经书,深谙《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等医学经典理论,只有这样诊治才不会失误。

这种传承前人经验,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也给后人学习经典著作以启示。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深度资讯月榜

本类周榜

随机深度资讯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下“ 百年养生网 ”即可快速到达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