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中既病防变的早期诊治思想
发布时间:2013-07-20 11:02:13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既病防变的早期诊治思想
【原文】
故邪风(1)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2),以右治左,以左治右(3),以我知彼(4),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5)。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6);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7)而知病所主;按尺寸(8)、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注释】
(1)邪风: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2)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引,指引导经络之气来调节虚实。由于人身的阴阳气血内外上下交互贯通,所以针刺阳分或阴分,能够调节相对一方经脉的虚实。
(3)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三阴三阳经脉,左右贯通,故可以左病刺右,右病刺左。
(4)以我知彼:以医者的正常状况,测度病者之异常变化。
(5)殆:危险。
(6)审清浊而知部分:清浊,指色泽的明润和晦暗。部分,《千金要方卷十九》作“分部”,指面部病色的分部。
(7)权衡规矩:指四时不同的正常脉象,即冬脉沉如权、秋脉浮如衡、春脉弦如规、夏脉洪如矩。
(8)尺寸:尺指尺肤,寸指寸口脉。
【白话详解】
所以外感致病因素伤害人体,急如疾风暴雨。善于治病的医生,在病邪刚侵犯皮毛的时候,就给予治疗;医术较差的,病邪侵犯肌肤才治疗;更差的,病邪侵到筋脉才治疗;再差的,病邪侵到六腑才治疗;最差的,病邪侵到五脏才治疗。假如病邪传入到五脏,就非常严重,这时治疗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所以天之邪气,侵袭人体就会伤害五脏;饮食或寒或热,就会损害人的六腑;地之湿气,感受了就能损害皮肉筋脉。
所以善于运用针法的,观察经脉虚实,病在阳,从阴以诱导之,病在阴,从阳以诱导之;取右边以治疗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疗右边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以在表的症状,了解里面的病变;这些都是为了观察疾病的虚实,发现其中轻微的迹象,诊得疾病的所在,这样进行治疗,就不会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所以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察病人的色泽和脉搏,先辨别病证的属阴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泽或重浊,以知道疾病的部位;观察病人的呼吸和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情;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是否,来分析为何脏何腑的病,诊察寸口的脉和尺部的皮肤,从它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所产生之原因。这样在诊断上就不会有差错,治疗也没有过失了。
【按语】
本节进一步提示了“既病防变”的早期诊治思想。告诉人们在防治疾病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传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治。
文中提出以阴阳的理论指导针刺,在针刺中可采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法,这是《内经》的整体观在针刺治法上的应用。循此原则,临床可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小儿遗尿,针刺百会穴,这是下病上治,从阳引阴;肝阳上亢,头痛欲裂,针刺三阴交,是上病下治,从阴引阳;胸闷如窒,心痛如绞,针刺心俞,是胸部的病证治背部,从阳引阴等。而用阴阳的理论指导诊法,则强调把握阴阳总纲,使辨证准确,具体方法则有望闻问切,如“察色按脉”、“审清浊”、“视喘息、听声音”、“观权衡规矩”、“按尺寸”等。
本周热点
今日深度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